自尊急救指南之推翻你的“应该”暴政!

作者:Coco

“我应该……”这好像是我们生活中一句普通的话语,但有些难过的是病态批评利用就是在我们遵守或者信仰的东西发起攻势,这构成了我们日常话语里不得不完成的“应该”。批评者不断对所作所想的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就是理想中的完美状态。于是,批评者就有了无穷无尽的理由,指责的自我糟糕透顶或是一文不值。这次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应该”是如何对我们施加隐性的暴力的,阅读本篇文章大约需要6分钟。

1、“应该”的暴政

“应该”是基于我们脑子里隐性的信条和规则,它们基于某种需要而产生,有些与事实或现实相去甚远。或来自父母、文化和同伴的期待,或来自对关爱、融入集体的需求,或来自对安全感和悦纳自我的需求。

比如小A同学的“应该”是:我必须考试考第一名。这一必须优秀的信条来自于为了赢得母亲的爱和认可的需求,来自于维护脆弱友谊的需求,来自于从小到大建立在学业上的强烈自尊心。这就是“应该”的暴政:信条的绝对性,不容置疑的是非观。如果我们做不到自己的“应该”,就会判定自己是一事无成或是一文不值的,这就是我们常常用内疚和自我折磨的原因。

下面列举出一些最常见的病态“应该”:

·我应该成为完美的爱人、朋友、家长、老师、学生、配偶等。

·我应该能够很快找出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应该内心强大,永不受伤,总是开心快乐、波澜不惊。

·我应该永远都不产生某种情绪,比如愤怒和嫉妒。

·我应该从不犯错。

·我应该自力更生。

·我应该有所成就,为我赢得地位、财富和权力。

·我应该牵挂所有牵挂我的人。

对号入座,看看哪些“应该”束缚了自己。

2、挑战和调整“应该”

我们可以回顾“应该”准则列表,审视这些准则,判断它们是否健康和有用。针对每一个被批评者利用的准则,做以下三件事。

①检查语言。是否某个准则使用了绝对化或是过度总结的语言,比如“所有的”“总是”“从不”“完全”“完美”等。使用“我更喜欢”“我宁愿”或是“我想”,而不要用“我应该”。

②不过度纠结于道德层面的是非对错的观念,而更加注意某一原则运用于具体情况后产生的结果。比如,它对我们和相关人士造成了哪些短期和长期影响?根据受到伤害和获得帮助的人,判断某一准则是否合理。

③问自己该准则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它是否考虑了自己的性格、不足、长期特性、自我保护方式、恐惧、问题,以及难以改变的一些方面?它是否与支撑自我的重要需求、梦想和乐趣并行不悖?根据目前和将来可能维持的状况来看,它是否合理?

3、摆脱“应该”的束缚

当我们确定某个“应该”正在损耗自尊,无论是总纲领还是特定环境下的准则,都应当把它剔除出我们的内心独白。当批评者用“应该”发起攻击时,我们要进行猛烈的回击。回击的最佳方式是准备一到两个能够烂熟于心的句子,可以称它们为“口头禅”。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因为无法达到标准而自怨自艾时,就能脱口而出。我们可以反反复复使用口头禅,只要有必要,重复多少次都不为过,直到批评者无言以对、默默离开。一个理想的用来反抗“应该”的口头禅包含以下要素。

①能够提醒自己意识到制定这条准则的原始需求是什么。就这一点而言,首先需要查明使用这条准则的原因。是为了让爸爸更爱你?获得某个朋友的认可?和爱人更亲近?对自己更满意?缓解焦虑?更有安全感?

②这个“应该”不适合我们或是某个具体情形的原因。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当“应该”准则在要求我们成为某种人,去做某种事,具有某种感觉,令我们失去自我时,我们也可以提醒自己,遵循这种“应该”准则得不偿失。

以下是浓缩为几个简单句子的口头禅实例。

应该:你应该继续考研,今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

口头禅:考研是我父亲的想法,我只是想取悦他,但是那种科研不适合我。我肯定不会在研究生期间感到快乐的。

应该:你在谈话时应该察言观色、取悦对方。

口头禅:我知道绝口不提别人不喜欢的话题能让我在职场里很受欢迎。但我很难做到讨好和委曲求全,这不是我的风格。

应该:你应该节食减肥。

口头禅:妈妈总是说希望我瘦下来。但我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想忍受节食的痛苦,整天纠结于自己的体重。

现在我们可以着手创作自己的口头禅了,先从杀伤力最强的“应该”开始。然后,当它们丧失威力,我们不再产生负罪感时,就可以着手为其他“应该”写口头禅了。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给予回击,批评者才会知难而退。

感谢看到最后的您,关于自尊的建构我们这一次的探索就到这里啦!在这里向您发出邀请,如果您有感兴趣或是想要了解的心理学话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当然也欢迎您来到工作室与我一起探讨。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