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归因 健康身心

作者:王木木

最近有个朋友和我聊天说到,ta在自己的岗位勤恳踏实,不说最完美、最优秀,但领导安排的任务向来都是准时准点完成,并且也基本达到了领导的预期。可同部门的一个同事,虽然也会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但不时划划水,闲下来就到处聊天,不会进一步精进业务,这个同事反而与领导走得很近,所以总能得到一些好处与便利,领导也更愿意帮助她协调工作内的事情。对于为何自己不能和领导走得近,变得更像朋友一样亲密这个问题,我朋友一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她反思发现,原来是自己不善于与他人主动交流、并且不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不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让她僵化的认为,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时间做其他事情是不好的,比如适当放松自己、与他人聊聊天。同时,不善于与他人主动交流,让她相较于主动的人减少了很多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朋友正在解释自己身边所发生事情的原因,这种认知过程在心理学中叫做归因。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 归因的因素与维度?

我们可以在这里闭着眼睛回想一下,当我们在生活中遇见一些生活事件时,我们通常都会把原因归为哪几类呢?

……

或许你的答案有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能力、事情的不同等等等….有可能你和著名心理学家维纳心有灵犀,对于归因的分类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哦。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将归因分为六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况和其他因素。

  • 能力,个人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评估;
  • 努力,个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或克服苦难所做的行为;
  • 任务难度,个体根据个人经验判断的任务简单或困难的程度;
  •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 身心状况,完成任务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状态;
  • 外界环境,除以上因素外任何可影响任务进行的因素。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归因的因素,此外韦纳还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因素来源、可控性和稳定性。

  • 维度一:因素来源分为外控和内控

外控指造成事物的原因是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内容是指造成事物的原因是内部因素,如努力

  • 维度二: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因素在造成事件的原因中是否发挥着稳定的作用,稳定因素如能力,不稳定因素如身心状况。

  • 维度三:可控性

可控性只是造成事物发生的因素是否可有我们所控制,可控因素如努力,不可控因素如运气。

因此,六个因素和三个维度共同构成如下图形:

  • 如何科学归因?

既然有大量科学研究的累积,我们通过生活经验也能意识到不同的归因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归因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面对不同的生活事件我们又该如何归因呢?

韦纳建议人们将成败进行内部可控归因,即我们的努力。因为这一因素是我们可以掌控和控制的,我们也可以在后天去进行更多的修正。

但是!凡事有例外,稍微调整一下我们的归因模式,或许会使我们心理更好受一点。

  • 有时需要顺其自然

如果真的是由于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导致了失败,如身心状况、工作难度、运气和外界环境,我们不妨告诉自己“这事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我已经尽力了”,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因上努力,过上随缘。

  • 外部归因tips

这点针对失败情景会非常有效,经过理性分析和探讨,发现事情的失败确实大部分不是自己的因素,并且确保事情确实与自己的努力、能力无关,不妨进行外归因,学会“甩锅”,将事情归因为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运气、其他因素等,使自己的焦虑、愧疚、挫败的感受得到改善。

(但如果确实有自己的原因,既然已经发现,也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不妨勇敢承恩、大方改正,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 内部归因小tips

我们常进行能力和努力的归因。很多人面对自己的成功或者成就会谦虚也会真的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不过是运气而已”,忽视自己的努力,将自己的成功进行外归因。在这里建议大家可适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这样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后续生活中面对困难事件会更从容。而不是用运气好而将自己付出的努力去轻飘飘的带过。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