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相关研究综述

作者:王木木

摘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组成一张社会网络,人们在社会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社会支持来促进种族的繁衍生息。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学者对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分类,探讨了社会支持对于身心健康作用的机制模型,进一步概述了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压力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来体现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不同方面的影响。最后对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心理复原力;压力

1 引言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组成一张社会网络,人们在社会网络中通过向他人提供社会支持来促进种族的繁衍生息。与社会支持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当时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病学领域,主要针对的是精神病患者。医学领域使用了定量方法探讨社会支持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随后,社会支持对疾病的有效保护作用引来了大量研究者的兴趣,促使社会支持这一概念从精神病学领域逐渐走向流行病学、社会学、心理学 等领域。不同领域的学者带着不同的研究目的开始了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丰富了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大量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支持如何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来展开。李金钊(2004)以中学生为被试,探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二者之间起着双重中介的作用,也就是通过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可减缓心理压力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

2 社会支持的定义

由于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大多来自不同的领域,如:心理学、精神病学等,不同学者带着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自己领域的相关经验对其进行定义,因此社会支持就目前而言,还未有统一的定义。Cobb(1976)认为社会支持是那些人们接收到的,感觉到自己被他人关注、关爱与支持的有关信息,或者个体在某一相互承担群体中感受的获得归属感的信息。Malecki和Demary M. K(1994)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他人所提供的、具有支持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有效增强个体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促使个体更好社会化,进而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对于个体的不利影响。Caplan(1981)认为社会支持是人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可以帮助个体应付短期的生活压事件、应激事件和面对社会关系被剥夺时的处理归纳总结不同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我们可以它们存在共同部分:

(1)社会支持一定基于社会网络的连接才能得以发生。如果没有与他人产生社会关系,个体不能接收到来自他人的支持。

(2)社会支持往往由他人提供。无论是亲戚、朋友亦或是自己的父母,社会支持往往由与个体有关系的他人提供。

(3)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无论是情感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能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提高应对能力,有益于个体的发展。

3 社会支持的分类

由于不同领域对社会支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对于社会支持的种类也是非常丰富。肖水源(1994)将社会支持分为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Garcia-Martin(2016)在编制社会支持频率、社会支持满意度、社会支持频次调查问卷时,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分为来自父母对社会支持、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以及根据其作用不同,将其分为情绪性社会支持、工具性社会支持以及信息性社会支持。刘晓和黄希庭(2010)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可分为实质的支持和感知到的支持,从内容可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信息性支持以及同伴性支持。姜乾金在编制《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时候,将社会支持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其他支持主要指来自老师、同学和亲戚的支持。Cohen S和 Wills T A在研究中将社会支持分为了自尊支持、工具性支持、信息支持和社会陪伴。

虽然对于社会支持的分类各不相同,我们发现仍可将其分为非物质性社会支持和物质性社会支持。非物质性的社会支持包含情感社会支持、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物质性的社会支持包括向个体提供食物金钱等物质性帮助。

4 社会支持作用于身心健康的机制

目前对于社会支持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模型主要有主效应假说、缓冲效应假说与动态效应模型,下文将对这三个模型进行阐述。

4.1 效应假说

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认为,无论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类型、数量、质量,社会支持都能直接促进个体幸福感的增加。李金钊(2004)为了探究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选取了833名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将心理压力作为控制变量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主效应作用。但也有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最佳水平,也就是社会支持对健康结果的主效应发生在基本与社会隔离的人(也就是获得支持非常少的人群)与获得中等或高水平支助的人之间的对比(Berkman,1982;House,Robbins,Metzner,1982)。对于获得支持程度较少的人来讲,其主效应就会越明显,只需要一点点支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就能有效促进个体幸福感的增长,反而对于已经获得足够多社会支持的个体来讲,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随着支持程度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这就更需要个体进行更多个人方面的改变,如改变认知等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积极状态。

4.2缓冲效应假说

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严标宾,2003;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2000;宋佳萌,范会勇,2013)。在相关研究中不能轻易进行因果推论,但由于来自动物实验、行为实验和前瞻性的研究已经证实二者的因果关系,所以研究者又将兴趣集中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Cohen,1985)。

缓冲作用模型与主效应假说相比,引入了压力这一影响因素,认为当压力存在时,社会支持就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缓冲的作用。Cohen(1985)认为社会支持缓冲(保护)的作用主要通过如图1所示的两种机制实现。人们因为压力而导致心理疾病经过了“前在压力事件→评估程序→被评估为压力事件→情感上的生理反应或行为适应→疾病或疾病行为”这样一个程序。首先,人们在面对潜在压力事件时不会首先将其知觉为压力事件,而是受到人们认知评估的程序影响,在这一过程人们如果感受到社会支持,就会更少将潜在的压力事件知觉为有压力的事件,比如个体感觉到学习压力很大,如果有朋友或者老师及时的开导与疏导,那么潜在压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就会减少。其次,当人们把事件评估为压力事件后,社会支持可以在“被评估为压力的事件”与“情感上的生理行为反应”之间产生保护作用,如当人们感觉到经济压力,那么实质的物质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度过难关,当个体感到焦虑情绪异常,来自专业咨询人员的自尊支持可以有效缓解个体情绪上的不安。并且社会支持的缓冲所用会因为社会支持的性质不同而不同。该研究发现当社会支持测量评估感知的人际方面的可用性时,这些资源会为了缓解压力事件引起的缓冲作用。而当支持度量一个人在一个大型社会网络中的整合程度时,研究结果是支持主效应模型的(Cohen,1985)。李金钊(2004)旨在研究中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当将心理压力纳入分析中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缓冲作用作用。

图表 1Cohen的社会支持缓冲假说

4.3动态模型假说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见社会支持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可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由于社会支持有不同的种类,其对身心健康不同方面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这一部分进一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由此社会支持的动态模型被提出(Benjamin,2015)。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和与身心健康的相关变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可能存在复合关系,存在在概念上、实证研究等方面,有时他们的关系是阶段性的,亦或是阈限的关系。

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李理论研究主要有这三种理论,直接效应假说为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它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理解过于简化。因此,后面缓冲作用假说被提出,缓冲作用假说考虑现实生活中其他因素与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个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动态效应模型,由于

5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相关实证研究

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人们在探讨社会支持对人们主身心健康的影响时,大都将焦点集中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复原力以及压力的关系上。下文我们将阐述社会支持与这三者的相关研究。

5.1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已经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严标宾,2003;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2000;宋佳萌,范会勇,2013)。主观幸福感指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并依照这个要求和标准去评价个人整体生活质量时所体验到的情绪感受,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三部分内容(Diener,Oishi,Shigehiro,riandis, et al. ,1998)。一项关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元分析也发现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各维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宋佳萌,范会勇,2013)。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严标宾(2003)发现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与主观辛福感中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均显著相关,仅仅社会支持中其他支持(主要指来自老师同学和亲戚的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成分中消极情感相关关系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朋友支持与消极情感 呈现显著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无显著相关关系;其他支持与生活满意度 、积极情感 呈现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无显著相关关系。闻吾森(2000)在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干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时候发现,社会支持的每个维度(客观支持、主管支持、支持利用度)与我们总体幸福感呈显著相关,社会支持的高的个体 ,其幸福感也很高,并且通过SCL-90量表的测量结果也可以发现,他们心理症状也往往更少)。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的面也更加广。姚若松,郭梦诗和浩生(2018)探讨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社会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都包含在幸福感的概念中,发现了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孤独感和希望的多重中介作用对老年人的社会幸福感产生影响。

5.2 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

心理复原力一词的翻译来自英文“resilience”,对于该单词有不同翻译方法,但都指向同一单词,如:“心理韧性”“心理弹性”等。心理复原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处于逆境时,仍然能积极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Xiaonan, Yu., & Jianxin, Zhang,2007)王欣妍(2017)以小学生为被试,探究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发现父母支持、学校支持、亲戚支持、朋友支持的获得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小学生中,同伴支持与心理复原力显著相关,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心理复原力与父母支持显著相关,对,二者的关系对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于这二者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于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复原力所产生的保护作用。孙静和李伟.(2015).在250名北京市城区的老年人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显著相关 ,心理复原力不仅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并且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证实了社会支持对心理复原力起保护作用。 宋广文,骆风和周方芳(2014).在对学习良好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研究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复原力,也可以通过心理复原力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如: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等)。

5.3 社会支持与压力

大多对于对于社会支持与压力的关系探讨的洋酒,都根源于社会支持的缓冲效应模型理论。在李金钊(2004)的研究中选取了833名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探究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不考虑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主效应作用,但将心理压力纳入考量时,压力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会受到社会支持的缓冲。刘玉新,张建卫和金盛华 (2005)将被试集中于大学生,纵向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短时的压力性事件时,社会支持起着显著的主效应,但当面对是长期压力时,社会支持的主效应就没有短期压力那么显著,并且发现社会支持与人格的交互作用共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压力。

6 小结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是一种应对负性生活事件有利的资源,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等)都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由于社会支持的种类丰富多样,不同种类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与压力源相对应的社会支持更能经济有效缓解个体身心健康的问题。虽然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社会支持,但仍存在些许不足。

首先,社会支持的定义应更为统一。通过上述对于社会支持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支持的研究领域具有多样性,也就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在对其进行相关研究。虽然不同的定义有相似的地方,但仍然有些许区别。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接收到的信息(Cobb,1976),有学者认为社会支持是他人所提供的一种行为(Malecki,1994)。再加上每个学者都是来自不同领域,并且带着不同研究目的对其进行研究与定义,这就使不同实验结果能否成为不同领域研究者借鉴与参考成了问题,不利于社会支持进一步的研究。

其次,研究方法可以更多样。国内大多数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证明,对于不同的压力事件,如短期的压力事件或者长期的逆境,社会支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Ystgaard,1997)。因此我们可多采取纵向追踪实验,这样可以进一步探明社会支持对于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减少还是能持续有效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

最后,测量方法可以更客观。国内大多数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都采用了肖水源(1994)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虽然量表可以经济有效的在短时间收获大量的数据,但让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回答相关问题还是较为主观,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行为实验法(Bolger&  Amarel, 2007),这样可以进一步科学的推论出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刘玉新, 张建卫, & 金盛华. (2005). 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 心理学报, 37(1), 92-99.

李金钊.(2004).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04),980-982.

宋佳萌,范会勇.(2013).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 (08),1357-1370.

宋广文,骆风,周方芳.(2014).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03),48-53.

孙静,李伟.(2015).心理韧性在社区老年人抑郁与社会支持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07),827-830.

闻吾森, 王义强, 赵国秋, & 孙建胜. (2000). 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4(4), 3.

王欣妍.(2017).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科学中国人(02),208.

肖水源.(199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02)

严标宾. (2003).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 9(4), 7.

姚若松,郭梦诗 & 叶浩生.(2018).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10),1151-1158.

Berkman, L. F. . (1982).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vances in Cardiology, 29, 37.

Bolger, N. , &  Amarel, D. . (2007).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visibility on adjustment to stress: experimental evid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92(3), 458-475.

Benjamin, C.(2015)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cial support: decay, growth, and staticity, and their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Social Forces(3), 953-978.

Cobb, S. . (1976). Presidential address-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Cohen, S. , &  Wills, T. A. .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GMM Ángel,  Isabel, H. M. , &  Luis, G. J. . (2016).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social support: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frequency of and 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qfsss). Anales De Psicología, 32(2), 501.

J, S, House, C, Robbins, & H, et al. (1982). 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with mortality: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tecumseh community health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Malecki, C. K. , &  Demary, M. K. . (2002). Measur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support scale (cass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39(1), 1-18.

Suh, E. , Diener, Ed, Oishi, Shigehiro, & Triandis, et al. (1998). The shifting basis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across cultures: emotions versus nor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Yu, X. ,  Zhang, J. ,  Yu, X. N. , &  Zhang, J. X. . (2007).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5(1), 19-30.

Ystgaard, M. . (1997).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late adolescence.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2(5), 277-283.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