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木
——独处带给了我们什么
蒋勋说:“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今天我们一起和大家讨论一下独处。
什么是独处?
Burger, J. M. (1995)认为独处是无任何人际互动的状态。
一百多年前,哲学家梭罗带着一把斧头,远离尘嚣,在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只身一人隐居了两年。他曾写道:“我愿我行我素,不愿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宁可或立或坐,沉思着。”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梭罗回答:“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至今我尚未找到能有独处那样亲切的伙伴,在独处时,我做回了自己。”
独处给予我们自由的空间
不知道屏幕前有没有i人朋友,和我一样,体会过独处带来的诸多好处。
1、避开无效的社交
成年人的社交网络错综复杂,大多关系是对个人无意义但需要去联络与维系。
长期在这样的关系中颇耗精力。
而时不时从这样的关系中跳出来
与自己相处、随心所欲
想吃饭就吃饭,想睡觉就睡觉,想看什么电影不用考虑他人是否喜欢,
也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
2、专注于当下
自我的提升往往需要大段独处的空间,
而独处正是沉下心来专注于当下做自我提升事情最好的时机。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规格个人职业的发展,并为之每天付出小步调的努力。
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体验做自己喜欢事情时的心流感受。
如果你觉得无事可做甚感无聊,那这也是一个时机想一想什么对自己来说最重要,
无论是冥想,读书,看剧还是休息,你的内心都愈发清晰。
在这个时候,你思考的能力上升,看书的时候愈发清醒,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喧闹的心绪在这一刻沉静下来。
3、减少精神内耗
很多时候我们精神的内耗与深夜的emo都源于我们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在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可能也有不理解你的时候,
工作中,成年人都带着面具交往,谁都不敢坦诚相待。
打开社交媒体,被各种机构贩卖者各种焦虑。
这时候,告诉自己,停下来,
把所有关注点都收回自己身上
以自己为锚,将自己放在生活的焦点中,
能减少很多自己的内耗。
独处的好处贯穿成长历程
并且,研究发现,每个阶段适当的独处是有益的。
阿尔升·海达别克等人(2024)回顾前人研究发现,
童年时期的独处,即独自的游戏(敲打积木、假装游戏等),是学龄前儿童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条件(Katz & Buchholz, 1999)。
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们对私人空间的渴望增加(Maes et al., 2016),而独处刚好能满足他们这一诉求,因此,这一阶段对独处的态度也更积极(Wood et al., 2022),对独处的偏好也有所增长(Hu et al., 2022)。
成年早期,独处的益处更为凸显,适当的独处能够缓解低归属感个体的孤独感(Nguyen et al., 2019),让个体放松,减少压力(Nguyen, Weinstein & Ryan, 2022)。
成年中期,由于需要兼顾工作与家庭(Mehta et al., 2020),在繁忙生活中的中年人更渴望独处。独处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Yuan & Grühn, 2023)。
在老年期,尽管独处不存在绝对意义的好处,但偏好独处的老人会体会到更少的孤独感(Nikitin Rupprecht & Ristl, 2022)
但,研究指出(Coplan et al., 2021)过长或者多段的独处时间都是不利的。
长期选择独处会产生负面情绪、降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会减少(Burger, 1995; Lay et al., 2018; Toyoshima & Sato, 2019)。
独处的关键
那怎样的独处才是有益的独处呢?
其中的决定作用就在我们对独处所秉持的态度。
自己主动选择独处,必然是有益。
自我决定理论(The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人天生就具有成长的倾向。成长倾向的内核就是具有具有内在动机,当内在动机驱动我们去学习与工作时,更愿意追求具有挑战性和满足感的活动。因此自主选择的独处,更利于我们的成长。
但,即使是外部动机的驱动,只要将其内化也会带来自主性和意志感。
所以,即使是被迫独处我们也可以通过转念接纳独处时刻,顺势而为。
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有独处的机会,我们可以主动尝试与自己相处。
如果被迫进入独处的状态,既然无可奈何,不如接受尝试,我们可以……
l问问自己的恐惧与焦虑
如果感到独处非常非常不自在,问问自己:“我焦虑的点是什么?”
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
是恐惧被同学、同事边缘化吗?
是焦虑于不能接收到新的资讯而害怕与他人无话可聊?
是习惯于依靠碎片化的短视频,或者浏览博眼球的新闻一次次刺激自己吗?
如果探索到这个答案,对于下一步怎么学会独处或许有很大的益处。
l选一件想尝试的事情
或许会有些事是你所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在这个专注的时间段去尝试。
或许也可以尝试一些你感兴趣,但一直畏惧尝试的事,
跨出舒适圈固然很难,但走出舒适区,才能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
l对自己对话
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与他人沟通,
但很少与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声音,
趁这个时间,将自己感悟想法,写在纸张上。
没有对错,好好倾听自己的心声。
l沉静在一本书或者电影中
在快餐时代被爆炸信息包围的你已经承载了很多信息了,
大脑也非常的疲惫。
不如给自己一个时间,好好看一部电影,阅读一章书籍,
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与朋友分享观后感,
我们一开始可能很难享受一个人的时候,但想一想,从出生到离开世界,我们一直都与自己相处,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最久的人,能和自己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稳定的自我,进而抵抗外界的挫折,享受美好的事物,这样想想会不会更愿意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呢?
参考文献
阿尔升·海达别克,周同,喻洁,王计悦意,陈飞 & 丁雪辰.(2024).毕生发展视角下独处的适应功能:益处与代价的五轮比较.心理科学进展(02),330-341.
Katz, J. C., & Buchholz, E. S. (1999). “I did it myself”: the necessity of solo play for preschooler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55(1), 39-50.
Maes, M., Vanhalst, J., Spithoven, A. W., Van den Noortgate, W., & Goossens, L. (2016). Loneli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aloneness in adolescence: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 547-567.
Wood, K. R., Coplan, R. J., Hipson, W. E., & Bowker, J. C. (2022). Normative beliefs about social withdrawal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32(1), 372-381.
Hu, N., Xu, G., Chen, X., Yuan, M., Liu, J., Coplan, R. J., … & Chen, X. (2022). A parallel latent growth model of affinity for solitud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51(5), 904-914.
Nguyen, T. V. T., Werner, K. M., & Soenens, B. (2019). Embracing me-time: Motivation for solitude during transition to colleg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43, 571-591.
Nguyen, T. V. T., Weinstein, N., & Ryan, R. M. (2022). Who enjoys solitude? autonomous functioning (but not introversion) predicts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but not preference) for solitude. Plos one, 17(5), e0267185.
Mehta, C. M., Arnett, J. J., Palmer, C. G., & Nelson, L. J. (2020). Established adulthood: A new conception of ages 30 to 45. American Psychologist, 75(4), 431.
Yuan, J., & Grühn, D. (2023). Preference and motivations for solitude in established adulthood: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adulthood phase differences.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30(1), 64-77.
Nikitin, J., Rupprecht, F. S., & Ristl, C. (2022). Experiences of solitude in adulthood and old age: The role of autonom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46(6), 510-519.
Burger, J. M. (1995).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 for solitud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9(1), 85-108.
Coplan, R. J., Hipson, W. E., & Bowker, J. C. (2021). Social withdrawal and aloneliness in adolescence: Examin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oo much and not enough solitud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50(6), 1219-1233.
发表回复